球墨铸铁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(二)
3.2机械式(压兰式)球墨铸铁管安装
3.2.1工艺流程
下管(承口端的标志置于正上方)→清理插口、压兰和橡胶圈→压兰和胶圈定位→清理承口→涂润滑剂→对口→临时紧固→螺栓全方位紧固→检查螺栓扭矩
3.2.2操作方法
3.2.2.1下管:采用帆布吊带吊装以防止损坏管材和保护性涂层。
3.2.2.2清理承插口、压兰和橡胶圈:将管道承口和插口端工作面上的团块状物、铸瘤和多余的涂料清理干净,并将压兰、橡胶圈整修光滑,擦干净。
3.2.2.3压兰和胶圈定位:承口密封面、插口密封端和密封圈上应涂一层润滑剂,将压兰套在管道的插口端,使其延长部分唇缘面向插口端方向,然后将密封圈套在插口端,使胶圈的密封斜面也面向管道的插口方向。
3.2.2.4清理管道:将管内脏物用铁丝一端系上棉纱,反复清除(不少于三次),清除干净,每次收工时,管端应临时封堵。
3.2.2.5对口:将管道的插口端插入到承口内,并紧密、均匀地将密封胶圈按进密封槽内。
3.2.2.6临时紧固:将压兰推向承口端,压兰的唇缘应靠在密封圈上,插入螺栓临时紧固。
3.2.2.7螺栓全方位紧固:使用扭力扳手拧紧螺栓。
拧紧螺栓的顺序:底部的螺栓→顶部的螺栓→两边的螺栓→其他对角线的螺栓3.2.2.8检查螺栓扭距:法兰螺孔应对正,螺孔与螺栓直径应配套。螺栓应长短一致,方向相同。螺栓拧紧后,应伸出螺母1-3扣。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扭距应符合表3.2.2.8的规定:
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扭距 表3.2.2.8
管道公称直径(mm) | 螺栓规格 | 扭矩(kgf*m) | ||
80 | M16 | 6 | ||
100—600 | M20 | 10 |
3.3季节性施工
3.3.1.冬期施工时管材、管件吊装、运输应轻拿轻放,严禁磕碰;橡胶密封圈不得放置室外,应室内保存,施工时应放在温度较高的车内或棚内,随用随取。
3.3.2雨期施工接口作业时应搭设防雨棚。
4、质量标准
4.1球墨铸铁管的尺寸允许偏差(见表4.1)
球墨铸铁管的尺寸允许偏差 表4.1
承口环隙E/mm | 承口深度H/mm | 管道平直度/(mm/m) | ||
DN≤800 | ±E/3 | ±0.05H | DN<200 | 3 |
DN≤800 | ±E/3 | ±0.05H | 200≤DN≤450 | 2 |
DN>800 ±(E/3+1) | ±(E/3+1) | DN>450 | 1.5 |
4.2承插部分不得有粘砂及凸起,其他部分不得有大于2mm厚的粘砂及5mm高的凸起;
4.3承口的根部不得有凹陷,其他部分的局部凹陷不得大于5mm;
4.4机械加工部位的轻微孔穴不大于1/3厚度,且不大于5mm
4.5间断凹陷,局部重皮及疤痕的深度不大于5%壁厚加2mm,环状重皮及划伤的深度不大于5%壁厚加1mm。
4.6承插接口环行间隙及允许偏差:
承插接口环行间隙及允许偏差 表4.6
管道公称直径(mm) | 环行间隙(mm) | 允许偏差(mm) |
80—200 | 10 | +3 |
250—450 | 11 | -2 |
500—900 | 12 | +4 |
1000—1200 | 13 | -2 |
4.7管道最大允许借转角度及距离要求:
管道最大允许借转角度及距离 表4.7
管道公称直径(mm) | 80-100 | 150-200 | 250-300 | 350-600 |
平面借转角度(°) | 3 | 2.5 | 2 | 1.5 |
竖直借转角度(°) | 1.5 | 1.25 | 1 | 0.75 |
平面借转距离(mm) | 310 | 260 | 210 | 160 |
竖向借转距离(mm) | 150 | 130 | 100 | 80 |
注:上表适用于6m长规格的球墨铸铁管,采用其他规格的球墨铸铁管时,可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。
4.8采用两根弯管相接时,接转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:
弯管接转距离表 表4.8
接转距离(mm)
管道公称直径 | 90° | 45° | 22°30´ | 11°15´ | 1根乙字管 |
80 | 592 | 405 | 195 | 124 | 200 |
100 | 592 | 405 | 195 | 124 | 200 |
150 | 742 | 465 | 226 | 124 | 250 |
200 | 943 | 524 | 258 | 162 | 250 |
250 | 995 | 525 | 259 | 162 | 300 |
300 | 1297 | 585 | 311 | 162 | 300 |
400 | 1400 | 704 | 343 | 202 | 400 |
500 | 1604 | 822 | 418 | 242 | 400 |
600 | 1855 | 941 | 478 | 242 | - |
700 | 2057 | 1060 | 539 | 243 | - |
5、成品保护
5.1施工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工序,各工种减少交叉作业,杜绝各工序间相互损坏已完成品。
5.2管材安装完毕后,应采取保护措施。
5.3土方回填过程中应对管道做好标识,防止受破坏。
6、应注意的质量问题
6.1对承口内部、插口端部的沥青可用气焊、喷灯烤掉,对飞刺和铸砂可用砂轮磨掉,或用錾子剔除。
6.2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,应满足接口嵌缝的需要。
6.3当球墨铸铁管采用柔性接口时,其承插口内外面应光滑、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。
6.4临时盲板的构造和形式应满足受力要求,试压时其背后应做可靠支撑。
6.5管道敷设时弯头、三通和固定盲板处均应砌筑永久性支墩。
6.5试压时,检查管道有无变形或损坏,否则必须重装或修整。
6.6胶圈存放应注意避光、不要叠合挤压,长期贮存应装箱或进行遮盖。
6.7润滑剂不得刷在承口内表面。
6.8螺栓宜采用可锻铸铁;当采用钢制螺栓时,必须采用防腐措施。
7、质量记录
7.1 管材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
7.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
7.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
7.4管道系统吹洗记录
7.5 燃气管道强度试验验收单
7.6 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验收单
7.7工序(分部)质量评定表
8、安全措施
8.1施工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交底,提前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。
8.2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光源。在施工区段车行路口设置防护栏杆并安装警示灯。主要路口和行人集中区段要派专人疏导交通。
8.3沟槽上口2m以内不得堆土、堆料、停置大型机械。
8.4现场配电柜,开关箱均外涂安全色标,加装漏电保护器,电源、电缆线、配电箱、电焊机等设专人负责。
8.5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,电工、电焊工、司机等特殊工种,持证上岗。
8.6为保证安全施工,与工程无关的外单位车辆不准进入施工现场。
8.7管道吊装时,设专人统一指挥。起吊前先进行起落试验,确认吊机及绳索无问题时,方可正式起吊。吊索、吊钩要经常检查。
8.8特殊场所的照明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。行灯的灯体与手柄绝缘良好,使用橡胶套电缆线,不得使用塑胶线。
8.9电气设备必须绝缘良好,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,各种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接地,安装单一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。
8.10压力容器应有安全阀、压力表,并避免暴晒、碰撞。氧气瓶严防油脂污染,乙炔气瓶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。氧气瓶、乙炔气瓶分开放置,使用时两者距离不得小于5m,距操作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m。
8.11在交通流量大或主要路口搭设的车行、人行便桥应根据实际荷载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