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态球墨铸铁之生产技术关键要点
本文主要介绍铸态球墨铸铁之生产技术关键要点
铸态球铁生产技术要点
1. 铁素体和珠光体混合型球铁
有两种牌号QT500-7和QT550-5,以QT500-7应用最广泛,例如注塑机、压铸机、橡胶机模板。铸态下比较容易生产,但如果对珠光体有规定含量要求时,要控制好Si2.2~2.7%,Mn<0.5%,并加强孕育处理环节。
2.珠光体型球铁
QT600-3(珠光体>70%),QT700-2球铁多用于轴类和柱塞类零件。生产时应注意以下问题:
①严格控制炉料避免含有强烈促进形成碳化物元素如 V、Mo、 Te等,避免铸态下形成渗碳体,含Mn量也不宜过高,约0.3~0.5%、Si1.8~2.3%;
②强化孕育防止形成碳化物,采用瞬时孕育工艺;
③根据铸件壁厚和牌号要求应适量添加稳定珠光体,但不促进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如Cu Ni Sn等;
④ 对厚重铸件或QT700-2还应使用含Sb、Ba的复合孕育剂或低稀土含Sb专用球化剂。
3.铁素体型球铁
QT350-22、QT400-18铸态组织中铁素体的含量须达到85~90%以上,球化率90%以上,冲天炉熔炼条件下极难铸态稳定生产。
QT350-22、2QT400-15、QT450-10、QT400-18特点是要求很高的伸长率。生产时应注意以下问题:
①使用低锰低磷的纯净炉料,严格限制白口化元素和促进生成珠光体元素含量;
②加大孕育量强化孕育,采用多次孕育和瞬时孕育工艺,或使用含铋孕育剂等强烈增加石墨球数的孕育剂;
③中小铸件控制原铁水Si1.5~2.0%,终Si2.6~3.0%,厚大铸件原铁水Si1.0~1.2%,终Si2.4~2.8%;
④含Mn量< 0.3%。
4.低温高韧性铁素体球铁
在低温寒冷环境下,高速列车零件、汽车底盘件、风力发电设备等领域要大量应用高韧性抗低温冲击的QT350-22AL、QT400-18AL球铁。这两种牌号一般采用电炉熔炼的“废钢增碳”合成球铁工艺生产,金属炉料90%以上为优质碳素结构废钢,只搭配少量高纯生铁。由于纯净废钢中的磷、硫、锰及其他杂质元素含量极低,通过添加增碳剂和硅铁调整原铁水碳、硅量,控制残留稀土≤0.03%、残留镁≤0.05%,强化孕育处理去获得低温高韧性铁素体球铁。
①球化率要求90%以上、石墨大小6~7级、珠光体含量<10%,其余为铁素体;
②控制终Si1.8~2.4%,对于QT400-18AL Mn≤0.3%、QT350-22AL Mn≤0.2%。